自来水中的余氯是自来水厂在出水之"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剂后的剩余量。余氯的存在确保了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持续杀灭微生物,防止二次污染。因此,自来水厂不仅要保证出水有一定的余氯,还要确保自来水到达用户家中的管网末梢时也有一定量的余氯。余氯的主要作用是杀灭水中的微生物,包括藻类和病原体,从而防止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。

余氯的形态分析
水中的余氯主要分为两种形态:游离余氯和化合氯。
游离余氯:包括氯气、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。
化合氯:包括一氯胺、二氯胺和叁氯胺。
国家标准对余氯的要求
根据我国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 5749-2006),对消毒剂指标有明确要求:
氯气或游离氯制剂消毒:
出厂水余氯:不低于0.3 mg/L,不高于4 mg/L。
管网末梢余氯:不低于0.05 mg/L。
一氯胺消毒:
出厂水总氯:不低于0.5 mg/L,不高于3 mg/L。
管网末梢余氯:不低于0.05 mg/L。
相关术语解释
总氯: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"和。
有效氯:氯消毒剂加入水中后,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含量。
余氯水质检测仪的重要性
自来水中一定含有余氯,且水质越差的地区余氯含量越高。虽然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余氯含量的上限暂未作明确规定,但控制余氯量是加氯法消毒中最重要的工艺要求。目前,部分自来水厂的工艺落后,对余氯的控制不到位,导致市民经常喝到含有刺鼻漂白粉气味的自来水。因此,日常加强水质余氯检测至关重要。
总结
余氯水质检测分析仪是确保自来水安全的重要环节。通过严格控制余氯含量,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,防止二次污染,保障饮用水的安全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来水的余氯含量,必要时可进行简单的余氯检测,确保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。
猜您喜欢以下内容:

